6月全球車企市值:走出“過山車”式動蕩 開啟“集體飆升”模式
2023-07-11 10:45:21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2023年6月《中國汽車報》汽車市值研究組繼續對全球汽車類上市公司月度市值變化進行全面跟蹤、梳理和比較分析。在去年全年的數據積累基礎上,今年全球汽車類上市公司月度市值報告增設了月度市值同比變化,為讀者提供更豐富、更詳實、更客觀、更多元、多維度的市值變化數據分析。
6月,全球汽車類上市公司的統計范圍依然涵蓋國際和國內上市的主流整車、零部件企業,以及主要新創公司和國內汽車經銷商集團,其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龐大于6月退市,部分汽車新創公司中增加電動汽車公司Mullen Automotive Inc(MULN)、移動技術公司Canoo Inc(GOEV)、電動技術和汽車公司Lucid Group Inc(LCID)、商業運輸技術公司Workhorse Group Inc(WKHS)、電動輕型商用車公司RIDEQ Lordstown Motors(RIDE),5家美國汽車新創公司,統計的上市企業數量共計125家。
全球汽車類上市公司市值TOP20
(資料圖)
僅1家環比下降 超8成同比增長
從整體看,6月全球車類上市公司市值的環比和同比均呈“一路狂飆”的上漲局勢。根據《中國汽車報》汽車市值研究組的統計顯示,6月,全球汽車類上市公司市值有近9成企業環比呈現增長,近5成企業同比也實現增長。
國內主要傳統整車及經銷商上市公司6月市值呈現“全線飄紅”的狀態,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延續等多項政策的出臺及明確,國內整車企業尤其是新能源板塊的銷量及市值表現均呈現增長、向好的狀態。
國內零部件上市公司6月市值整體也告別了5月以跌為主的狀態,市值環比全面回升上漲。包括動力電池、智能網聯、自動駕駛在內的相關企業6月市值回升迅速,資本市場對行業發展熱點焦點的熱捧,也一定程度上帶來產能相對過剩的預警,值得行業企業關注、規避。
國際層面,跨國車企陣營6月市值繼5月的“回血”后,持續并迅速恢復元氣。6月全球主要跨國車企的股市表現出統一的上漲、紅火態勢。納入統計范圍內的跨國車企,6月市值環比均呈現上漲,且超過7成的企業市值環比漲幅達到兩位數。
新創公司領域,6月的市值也呈現健康的上漲態勢。包括蔚來、理想、小鵬在內的國內新創公司6月市值環比均增長,盡管同比的漲跌不一,但從6月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看,似乎也為下半年注入了繼續回升的動力和信心。
全球汽車類上市公司市值TOP20的6月市值僅1家企業環比下降,其余19家均為增長,同比方面,也僅有3家市值下降,超過8成市值同比均增長。
國內主要傳統整車及經銷商上市公司市值
走勢企穩 汽車股率先飄紅
2023年6月,A股在第二季度走出“過山車”行情之后逐漸企穩。同時,汽車產業形勢進一步向好,受疫情影響的供應鏈持續恢復,企業加快生產節奏彌補損失。6月出臺了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征收的延續和優化政策,地方政府也積極促進汽車消費,在政策拉動下6月乘用車市場批發量出現良好增勢,表現出“淡季不淡”特征。在這些有利因素拉動下,31家國內主要傳統整車及經銷商上市公司板塊率先飄紅,其中有23家市值環比上升,占比74.2%,且市值環比上漲平均值高達22.7%,態勢良好。與去年同期相比,由于去年基數較高,大多數公司市值仍呈下降之勢,只有6家翻紅,占比不足20%。
當月,比亞迪市值環比上升1.82%,達7518.61億元,同比下滑22.55%。其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25萬輛,達25.3萬輛,同比增長88.8%。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125.56萬輛,同比增長近一倍。按照比亞迪今年的目標,已經完成全年任務的41.85%。
對于上汽集團而言,6月利好消息不斷。當月其市值達1655.55億元,環比上漲5.59%,同比下降20.43%。從上汽集團公布的最新銷量來看,6月,上汽集團合計銷售新能源汽車約8.6萬輛,環比增長13.1%。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累計銷售新能源車約37.2萬輛。
6月,廣汽集團市值達1092.43億元,環比上漲2.26%,同比下降31.49%。當月,廣汽集團旗下埃安汽車銷量達45013輛,領跑造車新勢力,同比增長86.7%。埃安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達到20.9336萬輛,同比增長109%。
造車新勢力賽力斯成為6月最大的“黑馬”。當月其市值達554.26億元,雖然同比下滑49.74%,但環比上漲43.59%,漲幅為國內主要傳統整車及經銷商上市公司板塊第一。賽力斯新能源汽車6月銷量達9348輛,其中賽力斯汽車銷量5668輛。6月16日,AITO問界M5智駕版開啟全國交付。7月進行OTA升級后,城區NCA智駕功能將在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杭州5城開放,今年三季度其不依賴于高清地圖的城區NCA將在15城落地,四季度將增至45個城市。
當月,在傳統整車的乘用車板塊,江淮汽車、力帆科技、華晨中國等上市公司皆出現市值環比較大幅度上漲,與上月環比下滑態勢呈現“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在這一板塊,只有北汽藍谷、北京汽車、眾泰汽車、海馬汽車市值環比仍呈繼續下滑趨勢。
在傳統整車的商用車板塊,6家公司6月市值環比全部上漲。其中安凱客車市值環比上漲38.31%,同比上漲7.82%,為商用車板塊市值環比漲幅第一。6月,安凱客車公告,已與客戶簽署客車銷售合同,合同金額6152.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38億元),約占公司上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的29.44%。6月27日,安凱客車發布公告稱,其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31億元,同比下降29.43%;歸母凈利潤-3094.67萬元,同比上升22.62%。
在國內主要經銷商上市公司中,除了*ST龐大6月30日退市,其他8家上市公司6月市值環比呈現“漲跌各半”之勢。美東汽車、永達汽車、正通汽車、和諧汽車市值環比呈現下滑,但降幅顯著收窄,都在個位數。中升控股、廣匯汽車、廣匯寶信、新豐泰集團市值環比上升。其中,廣匯寶信環比漲幅達31.69%,在該板塊中漲幅第一。作為6月經銷商板塊中的“黑馬”,廣匯寶信6月3日大漲13.41%,6月11日漲幅達28.42%。據透露,廣匯寶信負債比率已從66.8%降至64.7%;明確表示不會私有化,并計劃開始維護市值。進入6月第二周,廣匯寶信再以56.41%超高漲幅,強勢領漲經銷商板塊。
6月3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顯示,2023年6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4.0%,同比上升4.5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4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其中指出,6月汽車市場溫和復蘇,終端優惠增加,成交率提升。6月以來,中央及地方促消費政策不斷加碼,包括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等,進一步加速釋放汽車消費需求,6月汽車市場表現好于預期。
正如我們上月所預測的,6月的國內主要傳統整車及經銷商上市公司走勢已經開始“點火”。展望第三季度及下半年A股市場,波動在所難免,國內主要傳統整車及經銷商上市公司板塊向上已是勢不可擋。
國內部分汽車零部件公司市值
一掃“跌多漲少”陰霾 環比全面回升
進入6月,統計在內的動力電池板塊、汽車電子與智能網聯板塊、傳統零部件與綜合板塊、發動機板塊、輪胎板塊的零部件企業市值終于一掃之前跌多漲少的陰霾,環比市值普遍出現上揚。
首先是動力電池板塊,除了億緯鋰能市值出現環比下跌5.47%之外,其余統計的上市企業市值均環比呈現個位數上升。6月,網傳億緯鋰能汽車動力電池不符合要求,不能納入特斯拉定點采購,對此億緯鋰能回應沒有相關消息。
近兩個月,動力電池產業走過了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難關,繼續加速擴產布局。近日,寧德時代與長安汽車成立動力電池公司,注冊資本15億元。此外,寧德時代首席制造官倪軍還表示,寧德時代正與歐洲的合作伙伴商談,討論在歐洲建立多個電動汽車電池回收站,同時也在尋找合作伙伴在北美建立動力電池回收站。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也指出動力電池高速發展的同時要警惕產能過剩。例如,長安汽車近日就在互動平臺表示,新能源方面,“缺芯貴電”迅速轉化為產能過剩。預計到2025年,中國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約為1000~1200GWh,目前行業產能規劃已經達到4800GWh,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必將回歸到理性狀態。
6月汽車電子與智能網聯板塊市值迎來了較大的環比漲幅,德賽西威上漲37.31%,禾賽科技上漲39.79%,華陽集團上漲26.82%,亞太股份上漲12.11%,均勝電子上漲11.29%,保隆科技上漲10.99%,經緯恒潤上漲8.41%。
汽車電子與智能網聯板塊的企業市值普遍走高,利好消息不斷。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啟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組織開展城市級“車路云一體化”示范應用,支持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涉及L3級,及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商業化應用。目前工信部已經啟動了這項工作,地方也在積極響應。
6月8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引領區啟動發布會舉行,友道智途、圖森未來、賽可智能、云驥智行等4家企業的15輛車獲頒基于立法基礎的全國首批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據悉,臨港新片區劃設了總長約500公里的自動駕駛開放道路,15輛持牌車輛可以在無駕駛人的狀態下合法進行測試。
國際主流汽車公司市值
大盤拉升 集體上漲
繼5月緩慢回血后,6月全球主要跨國車企的股市表現呈現出一片“紅紅火火”之勢。納入統計范圍的26家跨國車企,市值環比均為上漲,且漲幅達到兩位數者占了七成,包括特斯拉、豐田、福特、通用、雷諾等。
同比方面,除了大眾集團、Rivian、沃爾沃汽車、極星等個別車企出現下滑外,其他車企的市值基本上都出現了大漲,尤其是梅賽德斯-奔馳、寶馬、法拉利、Stellantis、雷諾等車企的市值同比漲幅超過了50%。原因之一可能是去年同期基數相對較低,當時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擔憂導致全球股市出現大幅下跌,再加上歐洲多國也爭相加息以遏制通脹,整個汽車股市可謂是“血雨腥風”,出現了大范圍、大幅度的下跌。
相比之下,今年6月,市場面的積極消息使得美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美國國會參議院6月1日通過債務上限法案,使美國避免債務違約。美國勞工統計局6月2日公布數據顯示,5月新增非農就業人口33.9萬人,遠超華爾街預期,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然具有韌性。另外,隨著美聯儲加息空間變得十分有限,企業經營業績改善,科技股再次受到投資者追捧,6月大型科技股普漲,帶動美國股市走高。再加上人工智能(AI)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特斯拉等相關概念股價格不斷攀升。高盛全球首席股票策略師彼得?奧本海默表示,最近幾個月股市大漲,反映出市場預計經濟衰退或可避免,以及通脹已經觸頂,市場信心有所增加。不少投資者認為美國股市已經再次進入牛市。
具體看車企情況。在5月上漲近三成的基礎上,特斯拉市值在6月又上漲了29%。除了市場看好特斯拉的AI技術及未來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前景外,特斯拉的北美充電標準(NACS)有望在北美成為行業標準也大大刺激了市場情緒。截至目前,通用、福特、Rivian、沃爾沃汽車、奔馳等已經加入特斯拉充電陣容,而歐美各大充電服務運營商也紛紛宣布增加特斯拉NACS充電接口。此外,特斯拉在6月更新了網站,顯示所有車型都有資格獲得美國政府的全額稅收抵免。一系列積極信息刺激了特斯拉的股價。
還有兩家值得關注的車企是沃爾沃汽車和極星,后者是沃爾沃汽車和吉利聯手打造的電動汽車品牌,于去年6月底借殼上市,目前仍處于虧損狀態。沃爾沃汽車6月股價和市值出現環比上升,但仍未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極星也一樣。
除了少數車企同比下滑外,大部分車企6月市值同比均出現大幅增長。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股市大盤好轉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汽車行業的復蘇。隨著疫情陰云散去,經濟形勢整體向好發展,供應鏈和芯片限制緩和,汽車市場也持續復蘇,向好發展。
部分汽車新創公司市值
回升態勢成主流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在當下宏觀經濟數據不太好看的時候,這句話在多個場合出現,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撰文時,更是直接以此作為標題??傮w上,6月新勢力與初創公司的市值表現出回升的態勢,,也是投資者對行業信心增加的表現。
小鵬汽車迎來了久違的市值大幅度回升,環比漲幅達到71.65%,6月的環比上漲似乎也在佐證5月的市值小漲是止跌企穩信號。6月小鵬汽車共交付新車8620輛,盡管同比下降43%,但環比增長15%,并且已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盡管小鵬汽車的銷量在新勢力中的表現相對平平,但細微處已透露出積極信號,投資者看到了這些積極信號,小鵬汽車產業上的信心回復也傳遞到了投資者身上。
理想汽車的銷量正在“狂飆”中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6月,理想共計交付新車32575輛,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3萬輛,同比增長150.1%。2023年上半年,理想汽車的交付量達到13.9萬輛,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的交付量。無論是整體數據還是細分的月度數據,理想汽車都表現極佳。理想汽車也是第一個收復市值失地的企業,相較去年,理想的市值增加了3.7%,與之相比,蔚來、小鵬的市值仍然不及去年的一半。
6月蔚來共交付新車10707輛,同比下降17%,環比增長74%。蔚來的發展模式與自建工廠的理想、小鵬有所區別,堅持走代工模式。自建工廠與代工模式的競爭已有一段不短的時間了,從目前的情況看,代工模式沒有表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幾年來,蔚來的銷量總是在1萬輛上下徘徊,代工模式是否限制蔚來的發展值得反思。
零跑汽車6月共交付13209臺新車,環比增長9.55%,這個成績算不上特別亮眼,但也相對穩健。傳遞到市值表現上,零跑汽車的市值增長沒有成為龍頭,但跑贏了大多數競爭對手。從多個月份的表現來看,零跑汽車有成為市值上漲龍頭的潛力,這需要零跑汽車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銷售業績。
6月,市值上漲最多的是電池電動和氫電動汽車制造商NIKOLA,達到145.66%,1個月內出現翻倍的漲幅,這不太多見。NIKOLA的市值大幅度上漲可能與觸及1美元的退市線有關,翻漲幅后僅為1.38美元,在此之前已有較長時間低于1美元,按照美國證券交易規則,有可能退市。但是,NIKOLA逃過了劫難,該公司宣布恢復上市合規性,這給了投資者信心。然而,這僅僅是投資者信心短期內恢復,NIKOLA的產業基本面沒有大改善,盡管NIKOLA宣布裁員,加快美國本土建設,但業界普遍認為,氫能的快速增長期還沒有到來。
初創電動汽車公司SES的市值短期上漲也與資本運作有關,SES曾與競爭對手進行合并談判,盡管沒有沒有結果公布,但這件事給了投資者想像空間,推動了其市值大幅度上漲。
本期,統計內新增了5家汽車新創公司,便于持續關注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與動向。
附:2023年6月完整榜單
責編:齊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