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市場仍在持續快速增長 后起之秀如何突圍
2022-09-13 10:35:56來源:時代在線網
手機廠商入局移動支付賽道,不是新鮮事兒。
和早已入局移動支付的華為、小米相比,OPPO和vivo有些姍姍來遲。手機廠商布局移動支付意義重大,提高用戶粘性,構建生態鏈閉環,目的皆有。OPPO和vivo自然不肯錯過,兩者布局移動支付業務的路徑也較為相似。
OPPO和vivo入局移動支付均起步于2019年,都從交通卡領域入手,上線“碰一碰就乘車”功能,起初僅覆蓋10余座城市,如今已覆蓋300多座城市。隨后,OPPO和vivo又試圖在第三方支付市場中分羹一杯。
OPPO和vivo還都將觸角伸向數字信用卡,試圖為用戶提供更多金融服務,構建更多支付場景和更豐富的生態,從而形成完成商業閉環搭建。
“OPPO和vivo憑借手機硬件優勢,希望搶食移動支付市場,短期難以撼動依托二維碼支付為主流的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所形成的‘雙寡頭’格局。”一名資深業內人士指出,未來,OPPO和vivo深耕移動支付賽道,應從深耕場景、生態打造、科技應用三個維度謀求發展,從而打造差異化競爭力。
移動支付賽道的“年輕人”
隨著支付場景細分多元,又為玩家提供了新的發展機會,絲毫不影響手機廠商入局搶食。
2019年,在移動支付這個賽道上,出現了兩名年輕選手:OPPO和vivo。同年6月,OPPO與中國銀聯攜手推出基于OPPO手機終端的移動支付產品——OPPO Pay,搭載NFC功能,支持“碰一碰就乘車”,重點發力公共交通等支付場景。
2019年9月,vivo聯合中國銀聯推出移動支付產品銀聯手機閃付—— vivoPay。此后,具備NFC功能的vivo手機用戶只需在vivo錢包客戶端中綁定銀聯卡,可以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即可在公交地鐵、餐飲、商超便利等場景通過雙擊電源鍵快速喚醒vivo Pay,實現“一閃就付”。
盡管初來乍到,但OPPO和vivo似乎并不愿輕易示弱。
上線至今,OPPO交通卡目前已支持在近400座城市使用,OPPO Pay支持“碰一碰”標簽支付、卡碼合一付款碼支付、線上支付等,覆蓋5000萬商戶,擁有近300萬綁卡用戶。
無獨有偶,vivo Pay交通卡的覆蓋速度非???。vivo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目前,vivo Pay已支持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等300多個城市使用。
“目前主流的手機廠商蘋果、華為等都提供支付功能,vivo沒有的話,可能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和購機選擇。”vivo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vivo Pay之所以從交通卡領域切入移動支付賽道,一方面是為了提高用戶粘性,和其他主流廠商同期競爭;其次,支付是一個很好的觸點,可以提升vivo用戶對手機APP的信任度,以此來給用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及解決方案。
加速前行路上,vivo、OPPO又相繼布局第三方支付賽道。
2021年8月,vivo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vivo Card”的商標申請。有業內人士預計,vivo此舉或許是在為推出數字信用卡做準備。2021年12月,vivo發布的新一代操作系統OriginOS搭載“超級卡包”功能,整合掃碼、微信付款碼、支付寶付款碼、微信掃一掃、支付寶乘車碼等功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鍵支付。
OPPO錢包則不斷豐富旗下金融服務產品。2021年10月,OPPO攜手廣發信用卡推出廣發OPPO Card,將銀行信用卡的便捷支付功能與線上數字權益、線下信用卡權益深度結合,提供視頻網站會員季卡等優惠,享受OPPOPay支付返現等刷卡優惠,覆蓋衣食住行等生活場景。
從長遠來看,對于手機廠商而言,瞄準移動支付賽道,或意在構建基于智能手機終端的支付生態,從而形成商業閉環。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就曾公開表示,生態發展需要一段成熟的過程,比如一個APP的功能從推廣到活躍起來,也需要花3至6個月時間,對于vivo來說,不會說一開始就要追求多大規模,而是希望能夠在行業生態培育做得較為出色。
后起之秀如何突圍?
當前,移動支付市場仍在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中國支付產業年報2022》(下稱《報告》)顯示,2021年國內銀行處理的移動支付業務筆數和金額分別是2012年的282.67倍和228.13倍。10年間,移動支付從一個新興支付方式發展成為被公眾接受且使用頻繁的支付方式之一。
在中小微企業數字化升級需求迫切等多重因素驅動下,我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有望迎來更好的發展。iResearch艾瑞咨詢統計數據顯示,第三方支付市場正在高速發展,移動支付與互聯網支付的總規模在2020年達到271萬億元,預計2025年將達到489.2萬億元。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自然是不愿輕易錯過空間如此巨大的市場。從長遠來看,移動支付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拋棄現金”,而在于完善金融服務生態系統后,所帶來的更大空間。
早在2019年9月,vivo高級副總裁施玉堅曾在與銀聯的合作中表示,彼時,vivo手機全球在網用戶已經超過2.5億,而中國銀聯是vivo首批合作伙伴,vivo Pay的正式商用代表著vivo錢包布局逐漸落地,vivo后續將會把更多的金融服務帶到vivo錢包當中。
在OPPO Pay成立之初,OPPO副總裁、互聯網事業部總裁段要輝也曾公開表示,OPPO Pay正式發布,是OPPO與中國銀聯和各銀行在金融業務領域合作的開端和基礎。
不過,支付寶、微信兩大支付巨頭基本完成了對消費者用戶的爭奪,占據第三方市場的半壁江山。在手機廠商中,早在2014年就出現了ApplePay,小米和華為也在2016年推出移動支付。OPPO和vivo2019年才入局移動支付市場,無異于“虎口奪食”。
“支付領域的競爭本質上是生態競爭,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的背后都是依托C端多維場景布局,俘獲用戶心智。”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胡精華認為,手機廠商雖然憑借自身硬件技術力量,以NFC支付方式“搶食”了部分用戶,但從短期來看,手機廠商難以撼動現有的市場格局。
但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在支付賽道分一杯羹,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參考入局手機支付的先行者蘋果,在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蘋果CEO蒂姆·庫克透露,ApplePay每月可完成接近10億筆交易。數據對比網站TradingPlatforms最新數據則顯示,ApplePay已成為全球第二受歡迎的數字支付系統,年處理交易額超6萬億美元。
體現在業績上,包括ApplePay業務在內,蘋果的服務業務在過去數年呈爆發性增長。2021財年,蘋果服務業務銷售凈額達684億美元,同比增長27%,相比2019年增長47.8%。
那么,作為后起之秀的OPPO和vivo又該如何破局?胡精華表示,OPPO和vivo應從深耕場景(精準的用戶場景洞察)、生態打造(價值賦能,合作共贏)、科技應用(元宇宙、VR/AR、數字人民幣、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等三個維度出發,從而打造差異化競爭力。
此外,避開國內激烈的支付行業競爭,OPPO、vivo依托數量龐大的海外用戶,未來或許也有突圍機會。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統計,2021年,OPPO、vivo全球市場份額分別排名第四、第五。2021年年底,vivo宣布其全球用戶數已突破4億;近日,OPPO宣布ColorOS全球月活躍用戶數量突破5億。